今天是
关于我区食用菌企业融资难问题亟待解决的建议
  • 来源:
  • 作者:
  • 2018年11月23日
  • 审核:
  • 收藏
浏览字号:

政协商州区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我区食用菌企业融资难问题亟待解决的建议

 

区委、区政府:

    食用菌产业是区委、区政府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将其作为全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之一。从去年开始,该产业发展迅猛,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经调研,截止2018年6月底,全区参与脱贫攻坚的食用菌企业(公司、合作社)62家。重点建设了腰市、大荆、麻街、杨斜、夜村、牧护关6个食用菌产业脱贫示范种植基地,全区发展食用菌数量约4742.7万袋,带动贫困户10427户35066人,带动贫困户数量和贫困人数分别占到2017年底全区在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8530户93185人的36.55%和37.63%,为我区如期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但是,融资难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我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食用菌企业自身发展的基础较差。我区食用菌企业的发展由小到大,既有企业法人自身的努力,也有政府的强力推动,但仍有相当一部分食用菌企业在发展初期,发展理念模糊,没有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经营管理、财务制度等不健全,大多属于“家庭式”或“亲属式”粗放管理,从业人员知识文化水平偏低。其经营管理因为没有严格的企业制度做保证,依赖性较大,经营基础脆弱,抗风险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环境和市场干扰,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对食用菌企业融资带来较大风险。

二是食用菌企业的信用等级普遍偏低。在银行现有的企业信用评估体系中“经营规模”或“经营实力”是主要的评价标准,而我区食用菌企业在经营规模与经营实力上处于劣势。企业用地为流转,评估规模难计算,银行贷款难实现,加之食用菌企业建设、管理原始粗放,前期建设成本较高,年产值率低,平均利润相应较低,更有一些民营企业主信用意识淡薄,使得食用菌企业信用等级普遍偏低。因此这一评价体系对我区食用菌企业融资十分不利。

三是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机制。抵押和担保是金融机构在对农业企业提供贷款时保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而目前我区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为其贷款提供信用担保的有效机制。农业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在其制度设计与运用中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应有功能的发挥。

当前,我区食用菌企业缺少基地建设巩固资金,银行贷款需要担保,基地固定设施属于临时建筑物,食用菌大棚不能作为担保为企业贷款,难以享受贴息贷款政策。加之贫困户贷款限制多,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少等问题也同时影响着食用菌企业的融资和发展。

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商州区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指导意见(试行)》,对菌袋、土地、冷库等进行补贴,同时采取召开银企对接座谈会、筹建成立融资担保公司、争取农业政策性保险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食用菌企业融资难问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目前融资难问题依然是我区食用菌企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经调研,各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前期政府配套资金不足基地水电路、大棚、厂房等基础建设总投资的20%。例如,腰市镇种植基地政府配套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的10%;其他已投入生产的食用菌企业由于资金短缺、菌种单一、缺乏高附加值产品等,市场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差,若不能有效解决融资难问题,势必严重影响建设进度和后续生产发展。

为了切实使食用菌扶贫产业在我区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中发挥更大作用,确保我区食用菌扶贫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让贫困户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实现真脱贫,不返贫,确保我区2019年如期摘掉贫困区帽子、全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区委、区政府相关部门还需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尽快搭建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融资协调力度,建立农业企业融资长效机制,切实有效破解我区食用菌企业融资难的瓶颈问题。

 

(参与调研委员:王志敏,区政协常委、区农村能源与农业环境保护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