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区光伏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区政协2018年协商计划安排,为了了解全区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助推我区光伏产业发展,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全区光伏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3天的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到杨峪河镇吴庄村、腰市镇上集村、板桥镇下湾村、大荆龙山光伏扶贫电站及大赵峪街道办事处志强面粉厂屋顶光伏电站项目现场进行调研。通过实地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区光伏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调研座谈过程中,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共提出建议意见40多条。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与特点
光伏产业是一项新兴清洁能源产业,在我区规模发展较晚。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区把光伏产业作为贫困户增收的主导产业,依托自身优势,积极抢抓国家光伏产业发展政策机遇,全力推进光伏扶贫电站、商业地面电站、屋顶光伏电站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止目前,已启动建设扶贫电站65个,总装机规模64.3兆瓦,总投资5.5亿元。其中已建成并网电站54个51.8兆瓦,正在建设的村级电站11个,总装机容量12.5兆瓦,预计10月底并网发电。总投资2.8亿元的大荆龙山30兆瓦集中式扶贫电站目前已并网发电。预计全部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建成后,可覆盖124个贫困村,带动2万余户贫困户实现增收。目前,全区光伏扶贫产业收益兑付四次,累计发放资金6074.21万元,涉及全区113个贫困村集体和15979户贫困户。除扶贫电站外,我区还建成2个15.5兆瓦集中式商业地面电站,7家企业在厂房、办公楼顶和日光温室大棚顶部建成了715千瓦及129个自然人1.9兆瓦屋顶光伏项目,已全部并网发电。我区光伏产业发展总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领导重视,推进有力。区委、区政府抢抓国家光伏产业发展政策机遇,高度重视光伏产业发展,适时成立光伏扶贫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了投资主体。书记、区长亲自安排、督促检查、协调关系,统筹全区光伏产业扶贫各项工作事宜。相关部门和镇办的主要负责人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为我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积极主动,对接申报。区发改、林业、国土、电力、城投等部门单位对在权限审批范围内的项目及时办理备案手续,对不在审批权限范围内的项目及时转报,积极和上级联系沟通,特别是对光伏扶贫项目开通绿色通道,随时申报随时办理,已审批项目153个,上报备案项目75个。
(三)结合实际,规范运作。以全区脱贫攻坚工作为出发点,由区城投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现贫困村光伏电站建设或光伏认领全覆盖。2016年8月组织人员编制了《商州区光伏扶贫实施方案》,计划从2016年至2019年,实现124个贫困村光伏全覆盖,涉及贫困户2万余户,发展光伏发电总规模80兆瓦,同时对扶贫电站所有信息全部录入国家扶贫网。
(四)多措并举,成效显现。一是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科学进行选址。由区发改局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组成选址审核组,深入现场选址,逐一审核。二是全面落实光伏发电扶助政策,对装机3千瓦的贫困户每户提供1万元补助,对装机5千瓦的贫困户每户提供1.5万元补助,已补助20385户。积极争取省级屋顶光伏项目补贴200万元,争取宁商协作资金1780万元。三是光伏扶贫电站、商业地面电站、屋顶光伏电站三类电站建设并网顺利,使2万余户贫困户、129个自然人和7家企业实现了增收。
(五)广泛宣传,凝聚共识。为了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参与光伏产业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区委、区政府在充分发挥传统宣传教育手段的同时,把脱贫攻坚“四支力量”入户宣传作为重要抓手,宣传光伏产业发展政策,帮算收入效益,从思想上打消了群众顾虑,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户自觉参与光伏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存在的问题
我区光伏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扶贫电站指标尚未完全争取到位。全区已建和在建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为64.3兆瓦,并网投运电站51.8兆瓦。扶贫电站建设指标目前虽已得到省能源局承诺,但还未正式下达批复,直接影响光伏电站收益和贫困户分红。二是运作模式与国家政策匹配不够。国家及省上政策调整后,我区光伏扶贫产业的运作及带贫模式与现阶段政策不相匹配。如企业不能参与、银行不能贷款等,严重制约着我区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建设补贴资金缺口较大。现行政策要求扶贫电站建设必须是政府全额出资,企业不得参与,贫困户不能贷款,且电站指标下达后,电价补贴要2年后才能到位。由于区级财力有限,造成政府财政压力明显增大。四是新建电站并网接入较慢。政策明确规定,在光伏指标未下达前,电站的接入审批将不予受理,致使2018年新建的11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不能及时并网发电,直接影响收益分配。五是光伏电价补贴退坡快。由于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速度明显加快,国家宏观调控要求降低补贴强度,平稳过渡为平价上网,普通地面电站须通过竞价比选上网电价,我区光伏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三、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指标争取并网力度。针对光伏新政限规模、限指标、降补贴,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的严峻形势,要以近期光伏扶贫电站的规模申报为契机,想方设法与省能源局对接光伏指标下达问题,争取省能源局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正式文件对我区大荆龙山30兆瓦集中式光伏电站指标和34.3兆瓦的村级光伏电站指标予以明确。针对今年新建的11个村级电站,要加快建设进度。对未启动建设的个别光伏电站,要集中力量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选址、征地等问题,尽快开工建设。同时,要积极协调电力部门,尽早完成村级电站的并网发电。
(二)加强运维管理实现多赢。建议区发改、财政、城投、电力、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单位要加强协作,按照新的政策要求,依据省光伏电站收益分配办法,结合我区实际,对原出台的规划、制度进行再修改、再细化、再完善,加强对光伏企业的规范管理及电站运维管理。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运维模式,不但要建的好,更要管理好,确保电站正常运行。同时,要积极探索研究光伏“+”发展模式,挖掘立体式发展潜力,着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效益最大化,实现多方共赢。
(三)建立健全风险防御机制。建议政府建立健全风险防御机制体系。对自然灾害、贫困户按期分红、四年后部分贫困户股金的退还、光伏组建的质量等一些潜在风险进行评估研判,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如购买保险、设立发展基金等,增强光伏产业发展抵御风险的能力。有组织的引导光伏企业由规模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转化,提高光伏企业竞争力,最终实现光伏行业由政策驱动逐步转向市场自发驱动,完成从做大向做强的转化。
(四)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完善电网发展规划,加大对农村电网改造工作力度,将贫困村优先纳入农网改造升级计划,解决村变电站接入容量小等问题,确保各镇村具备开发建设光伏扶贫项目的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电网质量,降低线路损耗,提高输送电量,使电网接入能力与光伏扶贫项目及今后屋顶光伏建设需求相匹配。
(五)加强光伏产业人才培养。一流的光伏人才是发展光伏产业的第一战略资源。一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加强对外光伏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优秀光伏专业技术人才。二要加大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力度。既要立足企业、立足区内,也要走出去参加培训,多措并举,培养一批实干型的光伏技术人才,不断推动我区光伏产业健康稳步发展。